高县全力推动现代农业园区“核心区+协同区”融合发展
发布时间:
2025-04-29 17:33
近年来,高县以“产业为重、特色为先、增收为本、以点连线、集中成片”为原则,全力打造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。截至目前,大雁岭现代农业园区已成功列入省级园区培育计划,蜀南桑海现代农业园区、蜀山茶海现代农业园区、胜天流米李现代农业园区已成功列入市级园区培育计划,集中人才力量和资源禀赋打造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101个,市级级现代农业园区2183个。
(图注:来复镇大雁岭现代农业园区)
该县县委、县政府确立了“124”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思路,即锁定“一个目标”:创建“国家级茶桑旅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园区”;做优“两大产业”:茶叶和蚕桑;推进“四大行动”:优质基地提升、龙头企业培育、品牌示范引领和产业融合发展,加快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、设施装备先进、产业链条完善、要素高度集聚、三产深度融合、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。
(图注:嘉乐镇蜀南桑海现代农业园区基地)
一是高质量编制园区规划。依托“茶、蚕、竹、畜、粮”优势产业,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纲,高质量编制《高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》《高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规划》和单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,科学统筹指导产业发展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。持续优化山区茶叶经济带、丘陵蚕桑经济带、河谷林竹产业带“三带”布局,夯实“小农户大产业”发展模式,压茬式推进功能组团建设,以点带面、串珠成线,以“小组团、大园区”方式高质量打造一批各类园区,形成“一镇一园、一县多园”整体格局。
(图注:落润镇蜀山茶海现代农业园区基地)
二是高质量打造生产基地。充分运用“政府引导、企业主推、群众参与、适度规模”机制,立足32 万亩茶叶、22万亩蚕桑、28万亩林竹和生猪、粮油、特色果蔬生产规模优势,集中投放涉农项目,全力统筹各方力量,加大生产基地改造升级力度,提升基地标准化、现代化水平。
(图注:胜天镇红岩山流米李现代农业园区)
三是高质量激发园区活力。加大财政、金融、土地和科技扶持政策,扎实推进家庭农场培育发展、农民合作社能力提升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提升和龙头企业培育,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生产水平和示范引领能力,密切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,激发园区发展内生动力。力争到2025年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、省级龙头企业5家。
(图注:嘉乐镇黄草坪黄金芽基地)
四是高质量培育知名品牌。建立完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,全面实施“妈妈最爱喝的茶—高县黄金芽”品牌战略计划,争创“川丝品牌”。打造川南请春酒、高县土火锅、沙河豆腐等区域公共品牌和地标产品,推出高县茶、酒、竹笋、蚕丝被等一批特色农业品牌。
(图注:高县“妈妈最爱喝的茶—高县黄金芽”品牌)
( 图注:高县“川丝品牌”)
五是高质量保障园区建设。成立县委、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园长的园区管委会,制定园区建设工作计划,形成项目责任清单,倒排工期、快速推进。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,加强校地、校企合作,全面落实人才引进政策,创新建立“第一村长”人才引进机制,夯实园区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。针对园区建设存在问题,及时研究出台相关措施和政策,强化多元投入,统筹资金、项目集中统一投放,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。
(图注:大雁岭现代农业园区茶叶基地)
据悉,大雁岭现代农业园区以茶叶为主导产业,以三产深度融合为发展方向,以建设“宜宾后花园·城市会客厅”为形象定位,规划总面积57600亩、核心区面积6000亩,涉及项目70个全部开工、已完工047个,总投资约1.1亿元、已完成投资6900万元,有力推动了“核心区+协同区”融合发展。
热门新闻